今天是: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多相催化活性理论

发布日期:2022-11-11    作者:     来源:      点击:

​学术讲座通知

讲座题目:多相催化活性理论

讲座时间:2022年11月15日(星期二)下午2:00

腾讯会议号:922282341

主讲人:刘进勋教授

主讲人简介:

刘进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5-2020年先后在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一直专注于高效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基于量子力学密度泛涵理论,开发先进理论计算研究方法,针对具有国家重大能源战略意义及环境相关的催化反应,在理论上阐述如何通过调控单原子、团簇及纳米粒子晶相结构来提高催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方面,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Nat. Commun. (2)、Natl. Sci. Rev.、J. Am. Chem. Soc.(5)、Angew. Chem. Int. Ed.(2)、Nano Energy、CCS Chem.、ACS Catal.(5)等。202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得中国催化新秀奖,2022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

报告摘要:

多相催化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学医药、涂料、油脂等行业。多相催化研究的前沿在于理解催化反应机理,揭示催化活性本质,实现原子尺度下催化剂的理性设计。目前,催化理论研究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揭示影响纳米及团簇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影响因素,如尺寸,组分,结构,载体,反应气氛等。在纳米催化中,大量催化反应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敏感性,然而晶相调控催化的本质尚不明晰,限制了高效纳米催化剂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团簇是连接纳米和单原子催化剂的桥梁,由于工况环境下团簇催化剂组分和结构了空间巨大,并受反应气氛的影响,确定工况环境下团簇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还有待挖掘。本报告将汇报近几年来我们课题组在纳米催化剂晶相调控催化及团簇催化剂理性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

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参加!

科研处 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2022年11月10日

上一条:从救灾看清代治理体制转型

下一条:默认规则与民法起源